close

undefined

舊地重遊

 11年前還真是很不會拍照,取這什麼景?!? (笑) 再把它貼出來只是想回味一下夏天的Colmar是有多繽紛,和這次深秋去的感覺大不相同。挑深秋這個時段去,算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正秋天的紅葉大多都掉光,過陣子才要開始的耶誕市集在準備中,小鎮四處是裝修中的小木屋,需要支援市集的商店閉店準備中,但少了大批觀光客的小鎮,好寬鬆好悠閒,用自己的步調慢慢走,反正看過Colmar熱鬧繽紛的夏天了。

11年前來這裡蜜月,正值初夏,Colmar小橋運河和岸邊民宅窗台上繽紛的小花,相映成一幅和諧美麗的畫,美得我十數年間對它一直很懷念。去年來法國其實也有排東邊的Strasbourg和Colmar兩地的行程,後來因為凡爾賽宮第一次沒有成功入館,只能犧牲這兩個我來過的地方,再給凡爾賽宮一次機會。

踏進Colmar之前,先講一下Colmar和Strasbourg過去多舛的命運,才會知道為什麼這裡其實比較像在德國境內,我因為這樣當年還錯報了德文班XDD。這兩個難兄難弟位在亞爾蕯斯,亞爾蕯斯地區和另一個洛林地區自古以來就很多災多難,緣自它們的豐饒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物產,從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糧倉又是酒鄉耶!當然要搶,中世紀開始這裡的酒已經在歐洲大賣)。

undefined

17世紀之前,亞爾蕯斯是屬於神聖羅馬帝國(這段太遙遠了,我個人也沒什麼耐心去回憶高中時所學的那段紛亂的歷史)

真的開始搶很兇要從1639年開始說起,法國先去佔了大部份的亞爾蕯斯,之後打了歷史上很有名的三十年戰爭,打完根據條約,亞爾蕯斯和洛林名正言順的成為法國領土. (但中間有一些複雜的事情)......。簡單講就是條約沒寫清楚,以致從那時候開始亞爾蕯斯和洛林就一直被法國和德國搶來搶去。

←法國東北方茶色那塊中間就是Lorraine洛林,右邊是Alsace亞爾蕯斯 (圖片引用自http://img.20mn.fr/)

undefined

→(圖片引用自www.cairn.info)

深橘色的部份就是孚日山脈,完全橫在亞爾蕯斯和法國其他國土之間,所以法國一直很難高枕無憂的擁有它。

17世紀中葉的三十年戰爭戰爭到1871年普魯士戰爭打完之前,這兩區都一直是法國的。就地形上來看,因為孚日山脈隔開了亞爾蕯斯和法國大部份的領土,亞爾蕯斯和德國之間又沒有這類高大的屏障,加上法國佔領亞爾蕯斯以後沒有在宗教文化上進行強勢同化,所以亞爾蕯斯一直都比較親德,保留德國的文化、經濟上依賴德國、居民普遍講德語。到了1789年法國大革命之後,全法國民眾興起一股對國家的認同意識,亞爾蕯斯較親德的民眾只好移居到德國。

1871年普法戰爭,法國輸給普魯士王國(德國前身),亞爾蕯斯和洛林改由德國統治,德國一直擁有它們到一戰結束德國戰敗,它們才回到法國手裡,二戰期間又被德國佔領,二戰結束德國再度戰敗才又回來法國,直到現在。

Colmar是亞爾蕯斯地區第三大的城市,排在Strasbourg和Mulhouse之後,在歷史文獻記載中,最早在西元823年已存在,Colmar這個名字源自拉丁語中Columbarium(鴿舍)。1984年,Colmar被法國Grand Prix national du fleurissement評選為四花級的花都(跟飯店星級意思一樣,它是四花)

 

 

 


Colmar在歷史上雖然數度易主,二戰時期還經過戰火摧殘,但很神奇的是舊城區裡大部份中世紀的建築都還保存得很好。夏天和深秋的Petit Venice各有風情,夏天旅遊旺季時這些中世紀的老房子窗台上都會綴以開滿小紅花的盆栽,就像完妝後的名伶;深秋窗台上沒了小紅花的盆栽,名伶卸了妝,卻也沒有減損她的美麗,是另一種清新質樸的感覺,是Colmar真正的樣貌。

petit Venice 小威尼斯
undefined undefined

少了繽紛的花花草草,我竟沒認出來這個地方當初和另一伴來蜜月時在這裡拍了好多照片XDD
undefined

這是一間小學耶~ 站在這裡看小孩放學嘻鬧,好幸福啊這些孩子們,在這麼美的學校讀書

undefined undefined

訂房時我一度想訂在舊城區裡,舊城區離Colmar火車站約一公里,住舊城區裡夜拍完回住處比較近,也想體驗住在中世紀的老宅裡。不過這念頭很快的就讓TRIPADVISOR上的評價給澆熄,不少旅人說中世紀的老宅新舊硬體的融合常有問題,有些房間裡有水管的臭味,有些熱水水流很弱,在運河邊的那幾間蚊蟲比較多.......。幸好沒訂在舊城區,最後選擇住在火車站對面,看這石板路,在上面拖行李箱該是多恐怖的事....。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Marché couvert
這張是我在Colmar拍到最喜歡的照片了,雨稍停之後雖然烏雲沒散,但天有亮一些。右邊紅窗子是1865年建造的Marché couvert,直譯的意思是「有頂市集」,屬法式新巴洛克式建築
undefined

間歇雨,下下停停,把握雨停的時候拍個幾張。雖是毛毛雨,但很快會濕透,穿上雨衣把相機裹在胸前雨衣裡,放棄拍照,散步就好。所以事前查了一些比較知名經典的中世紀建築,因為下雨而沒辦法一一走訪,只能走到哪、看到哪。
undefined

Maison Pfister
來到rue des marchands這條路,「霍爾的移動城堡」場景靈感是來自Colmar這間1537年建造的Maison Pfister,屬文藝復興時期德式建築。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點圖連結圖片出處)

原以為是穿鑿附會之說,結果有圖有真像,還真是一模一樣的出現在卡通裡。在這裡遇到一對台灣來的背包姐姐,是不是同鄉好像其實滿好辨認的,她們直覺我也是台灣來的,跑來問我知不知道霍爾的移動城堡到底是哪一棟,冷到我嘴唇已經硬化,默默舉起食指指向她們後腦勺。

 

 

 

 

 

店家已經開始把門面妝點得熱熱鬧鬧的準備過節,也有某些商店立牌子歇業半個月為了準備去支援市集。因為曾經跑過德奧的各大耶誕市集,沒在Colmar過到耶誕節其實也還好。而且女兒後來願望改變,不想去小蓮的故鄉了,希望也能看看歐洲的耶誕市集,所以,還有機會再來~
undefined undefined

Koifhus(Ancienne Douane)
哈哈,居然不害羞的就貼了沒馬賽克的照片,因為自恃這11年來走金也滿多的,貼了也不會有人認出來我XDD。後方那棟就是1480年造的Ancienne Douane舊海關大樓,哥德式建築。
undefined

undefined

Poêle des laboureurs
1626年建造,德國巴洛克式建築。在當時是一個專門處理勞工事務的場所。

其他還有很多很多特色建築,但是下雨就沒有全部走完。人說來Colmar重要的並不是把所有的古蹟都走到,在一座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小鎮漫步就是最大的享受。

 

 

 

 

 

 

 

 

 

 

 

 

 

櫥窗的好物一直在招手

吼~在這裡一直告訴自己,千萬別不理智,這才第一站,明天在Strasbourt還得找寄行李的地方,假如找不到是要拖著走的。若在Colmar對哪個鍋碗瓢盆動心了,就是準備在之後的幾天累死自己。但他們一直在說「買我吧買我吧~~」而我現在也覺得「當時為什麼不買? 一個也好!!」
undefined
undefined

 

好愛這系列藍底小花鍋
undefined

undefined

 

Colmar的夜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放飛前雜記

【jour 1】啟程到Colmar

【Jour1】再訪Colmar

【Jour1】Colmar邊吃邊逛邊躲雨 (超多食物照,慎入)

【Jour2】 Strasbourg公共腳踏車Velhop

【Jour2】騎Velhop逛Strasbour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自由鳥 的頭像
    自由鳥

    l'oiseau libre

    自由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